聯系普瑞特
銷售一部:0512-6879 7339 銷售二部0512-6272 3858- 地 址:蘇州吳中區蘇同黎公路3353
- 聯系人:吳經理
- 手 機:13814837378
18151101588 - Q Q:1482234877
- 傳 真:0512-68797331
- 郵 箱:13814837378@163.com
- 網 址:www.aircuttack.com
蘇州普瑞特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X射線防護的基本方法
日期:2015/6/15 22:58:06 人氣:2021
對于射線檢測人員,主要考慮的是外照射的輻射防護,通過防護控制外照射的劑量,使其保持在合理的最低水平,不超過國家輻射防護標準規定的劑量當量限值。
線防護的三要素是距離、時間和屏蔽,或者說射線防護的主要方法是時間防護、距離防護和屏蔽防護,俗稱為射線防護的三大方法,其原理如下:
3.1 時間防護
時間防護的原理是:在輻射場內的人員所受照射的累積劑量與時間成正比,因此,在照射率不變的情況下,縮短照射時間便可減少所接受的劑量,或者人們在限定的時間內工作,就可能使他們所受到的射線劑量在最高允許劑量以下,確保人身安全(僅在非常情況下采用此法),從而達到防護目的。 時間防護的要點是盡量減少人體與射線的接觸時間(縮短人體受照射的時間)。
根據:劑量=劑量率x時間,因此可根據照射率的大小確定容許的受照射時間。
例題1:射線檢測工作人員所處位置在有輻照的情況下該位置的劑量率為50x10-6Sv/h,按照GB4792-1984的規定,為了限制隨機效應的發生率,年劑量當量限值為50mSv,如果每年按照50周考慮工作時間,則每周的劑量當量限值為1mSv=1x10-3Sv,則工作人員每周可工作的小時數是多少?
解: [1x10-3Sv]/[50x10-6Sv/h]=20h
例題2:按照GB4792-1984的規定,為了限制隨機效應的發生率,年劑量當量限值為50mSv,如果每年按照50周考慮工作時間,則每周的劑量當量限值為1mSv=1x10-3Sv,射線檢測工作人員每周工作時間如果是24h,則工作人員所處位置在輻照時的最大劑量率不能超過多大?
解:[1x10-3Sv]/[ 24h]=41.6x10-6 Sv/h
3.2 距離防護
距離防護是外部輻射防護的一種有效方法,采用距離防護的射線基本原理是首先將輻射源是作為點源的情況下,輻射場中某點的照射量、吸收劑量均與該點和源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我們把這種規律稱為平方反比定律,即輻射強度隨距離的平方成反比變化(在源輻射強度一定的情況下,劑量率或照射量與離源的距離平方成反比)。增加射線源與人體之間的距離便可減少劑量率或照射量,或者說在一定距離以外工作,使人們所受到的射線劑量在最高允許劑量以下,就能保證人身安全。從而達到防護目的。距離防護的要點是盡量增大人體與射線源的距離。
平方反比定律可用公式說明: IA/IB=FB2/FA2,式中:IA-距離A處的射線強度;IB-距離B處的射線強度;FB-射線源到B處的距離;FA-射線源到A處的距離。該公式說明射線一定時,兩點的射線強度,與它們的距離平方成反比,顯然,隨著距離的增大將迅速減少受輻照的劑量。不過要注意:上述的關系式適用于沒有空氣或固體材料的點射線源,實際上的射線源都是有一定體積的,并非理想化的點源,而且還必須注意到輻射場中的空氣或固體材料會使射線產生散射或吸收,不能忽略射源附近的墻壁或其他物體的散射影響,使得在實際應用時應適當地增大距離以確保安全。
線防護的三要素是距離、時間和屏蔽,或者說射線防護的主要方法是時間防護、距離防護和屏蔽防護,俗稱為射線防護的三大方法,其原理如下:
3.1 時間防護
時間防護的原理是:在輻射場內的人員所受照射的累積劑量與時間成正比,因此,在照射率不變的情況下,縮短照射時間便可減少所接受的劑量,或者人們在限定的時間內工作,就可能使他們所受到的射線劑量在最高允許劑量以下,確保人身安全(僅在非常情況下采用此法),從而達到防護目的。 時間防護的要點是盡量減少人體與射線的接觸時間(縮短人體受照射的時間)。
根據:劑量=劑量率x時間,因此可根據照射率的大小確定容許的受照射時間。
例題1:射線檢測工作人員所處位置在有輻照的情況下該位置的劑量率為50x10-6Sv/h,按照GB4792-1984的規定,為了限制隨機效應的發生率,年劑量當量限值為50mSv,如果每年按照50周考慮工作時間,則每周的劑量當量限值為1mSv=1x10-3Sv,則工作人員每周可工作的小時數是多少?
解: [1x10-3Sv]/[50x10-6Sv/h]=20h
例題2:按照GB4792-1984的規定,為了限制隨機效應的發生率,年劑量當量限值為50mSv,如果每年按照50周考慮工作時間,則每周的劑量當量限值為1mSv=1x10-3Sv,射線檢測工作人員每周工作時間如果是24h,則工作人員所處位置在輻照時的最大劑量率不能超過多大?
解:[1x10-3Sv]/[ 24h]=41.6x10-6 Sv/h
3.2 距離防護
距離防護是外部輻射防護的一種有效方法,采用距離防護的射線基本原理是首先將輻射源是作為點源的情況下,輻射場中某點的照射量、吸收劑量均與該點和源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我們把這種規律稱為平方反比定律,即輻射強度隨距離的平方成反比變化(在源輻射強度一定的情況下,劑量率或照射量與離源的距離平方成反比)。增加射線源與人體之間的距離便可減少劑量率或照射量,或者說在一定距離以外工作,使人們所受到的射線劑量在最高允許劑量以下,就能保證人身安全。從而達到防護目的。距離防護的要點是盡量增大人體與射線源的距離。
平方反比定律可用公式說明: IA/IB=FB2/FA2,式中:IA-距離A處的射線強度;IB-距離B處的射線強度;FB-射線源到B處的距離;FA-射線源到A處的距離。該公式說明射線一定時,兩點的射線強度,與它們的距離平方成反比,顯然,隨著距離的增大將迅速減少受輻照的劑量。不過要注意:上述的關系式適用于沒有空氣或固體材料的點射線源,實際上的射線源都是有一定體積的,并非理想化的點源,而且還必須注意到輻射場中的空氣或固體材料會使射線產生散射或吸收,不能忽略射源附近的墻壁或其他物體的散射影響,使得在實際應用時應適當地增大距離以確保安全。